稀土出口“量增价减”趋势有望得到改善
2016年4月,中国稀土的出口量为3696吨,较去年同期增长47.5%,环比下滑14.9%;出口平均单价为6美元/千克,较去年同期下降49.4%,环比下降16.7%,此价格已跌至历史大底。
自从2015年初开始,中国取消了长达17年的稀土出口配额政策,打开了稀土出口大门,下半年又取消了出口关税,促使稀土出口量持续上涨。而此后人民币兑美元贬值,则加剧了稀土出口量增价跌的局面。造成此局面的原因除制造业回流需求增加外,主要的根源仍在于产能过剩和下游需求不足导致稀土价格持续下跌,此外“黑稀土”产业链对正规市场的挤压仍严重到令人无法忽视。
据了解,目前我国稀土分离产能高达45万吨/年,其中六大集团加国有资本公司产能28万吨/年,占总产能的62.2%。而剩下的37.8%的产能则大多数是未经批准的黑色产业链。2015年南方黑稀土产量高达4万多吨,非正常渠道出口的稀土则达到了整个出口量的1/3。
而需求市场方面则分配不均,发光材料、储氢材料及抛光材料均呈过剩或下滑趋势。永磁材料受益于新能源及节能方面需求带动,需求占比较大,但其自身市场同样也存在产能过剩问题,对原材料的支撑力度不高。
不过,值得注意的是,近日,商业收储带动稀土价格一改前期低迷态势,强劲持续走高。此次商业储备分三批次进行,第1批商业收储共计1300吨,氧化钇、氧化铒分别为1000吨和300吨;第二批商业收储共计1600吨,氧化镨钕、氧化镝、氧化铽、氧化铕分别收储1250吨、250吨、46吨、54吨;第三批2600吨将于8月31日前收储完毕。也有消息称,与商业储备对应的还会有1次收储,计划收储总量为15500吨,由于国储的价格会向六大集团招标,能否成功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,具体何时进行还没有确定。
与此同时对供给侧改革的强力推进、前期实施的打黑整合等已见初效、加上智能电子产品、新能源汽车等需求打开,受此提振2016年稀土市场价格跌幅有望逐步收窄,甚至呈小幅上调趋势。受市场带动,稀土出口 “量增价减”趋势有望得到改善。